更多>>
班级管理
疫情防控,接种疫苗
入户家访
阅读红领巾报纸
学者与富翁
捕捉机会的羊
诗配画
中队角
小学生消防安全主题班会
节水节电节粮
垃圾分类
国防教育
内容显示页
如何与孩子共同欣赏诗词
时间: 2021-10-22

如何与孩子共同欣赏诗词


毫无疑问,“碎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从前的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再后来,我们失去了那份逍遥,没有了那种自得,时间左右了我们,于是我们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一去不返,感叹时光的匆匆,时间的悄无声息让我们焦虑不安,“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朱自清《匆匆》);而当下,在这个“互联网还要加”的时代,我们深切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时间的匆匆,还有时间的“碎碎”。新媒介不失时机、不分时段的“轰炸”,移动终端各种APP的强硬推送,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我们的时间被频繁的信息撕得粉碎。
由此而来,原本持续而专注的阅读过程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一分钟看完一部书、三分钟读完一个朝代,成为一种阅读时尚。零星时间的阅读与浅层次的思考与之相伴而生,我们接收的知识、信息是零碎、散乱的。在亟须提取知识的时候,要么面临“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的窘境,要么面临“大海捞针”一般的长时间搜索过程,结果往往像贾宝玉见到林黛玉时的处境,“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在哪里。不少学者对此深表担忧,认为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造成的知识的碎片化,日益使人们陷入缺乏深层阅读、深度思考的困境。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但也没有必要谈“碎”色变。
一个人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难道不是从利用零星的时间、获取碎片的知识开始的吗!东汉末年的董遇,就是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那个学者,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利用“三余”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读书;夜间,不便下地耕作,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读书;雨天,没有办法出门干活,这是天气变化带来的一种空闲时间,读书。这些时段,或长或短,获取的知识肯定也是零碎的,但不妨碍他成为汉献帝的老师,成为时人眼中的“儒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说自己平生文章大多是“三上”之上思考出来的,“三上”指的是马上、厕上、枕上。由此可见,碎片化的时空、碎片化的知识,不是影响我们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而且还是必须的步骤之一。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
如果一味听之任之,仅止于此,不管碎片的知识如何琳琅满目,终究还是碎片,那有些学者的担忧极有可能会成为现实。正如我们平时用的电脑,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需要对散乱的文件进行整理,剔除那些无用的垃圾,按照分区、文件夹让它们各就各位,以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顺利地找到它们;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对磁盘碎片进行深度清理,把散乱的碎片整合成为有机联系的存在,这算是一种深度的知识整合,以便我们“老马识途”,在深度的思考中快速获得知识资源。
我们当下的时代,知识的碎片化是一个必然存在,所以我们对此不必过多纠结,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现高质量的碎片、剔除无用的碎片,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碎片。既然是因为知识的碎片化影响了我们的深度思考,那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碎屑凝练起来,让它们不再那么“碎”吗?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对碎片的知识进行整合,以此弥补知识碎片化的弊端,实现从碎片到整体的跨越。这也就是知识整体化的过程。
古典诗词的阅读亦然。
在对古代诗词的接受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这样的:背诵一首名诗,背诵几首名诗,再到背诵一些名诗,我们对有些诗歌的接受甚至是从其中的名言名句开始的,名句——名诗——一些名诗,大致就是这样的一个接受过程。有的人诗歌储备量可能多一些,有的或许少一点,不管哪一种,本质上还是碎片,如果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将它们整合起来,它们依然是一个个散落的存在,最好的状况算是一个个散落的群体。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中,为什么一些参与者背诵了大量诗歌,却常常止步在给出一个或几个关键字的“飞花令”“超级飞花令”阶段上。
“飞花令”就是一种整合,是按照某种主题将大量零散诗句的整合,本身更像一种诗词的竞技文字游戏,还不能将足够多的诗句、整首的诗词聚合为较大的整体,因为中国古典诗词数量庞大,诗词内容本身更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加便利、易于操作的聚合方式呢?
以人为纲,这恐怕是最容易操作,也是最有效的整合方式了。
诗词是由人创作的,一个人一生可能创作很多诗词,如果按照时间的顺序,将一个诗人一生创作的著名诗词串联起来,这就是“诗传”。
利用“诗传”的方式对个人记忆中散乱的诗歌进行聚合,这是一种整体化,不但能实现对碎片化的超越,更是极为有效的诗歌阅读方式。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词,至少有六个方面是必须的: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在哪里写的,为什么写,写的什么,怎么写的。
前四个方面,都直接涉及作者,这没有疑问。后两个方面,对诗词“写的什么”“怎么写的”,尽管有的时候,单纯从诗歌文本中就能获得大部分的信息,但要真正深入、更加通透地读懂文本,还必须了解作者。如朱熹那首著名的诗歌《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妮子:
相关数据显示,应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不仅可以让孩子的重复练习量下降50%,回家作业时间降低32%,课外活动时间提升50%,而且还能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学习兴趣。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最难的不是上课,而是改试卷,成百上千份的作文需要批改,耗时长、工作量大,但今年有所不同。”4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安徽省蚌埠市仁和中学采访,校长朱芳芳告诉记者,4月初举行的蚌埠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中,全市42所学校、约2万份试卷,首次采用语文作文智能评分技术,以人机双评的模式,真正实现了语文作文批改“减负增效”。
按照“5+2”标准,蚌埠全面促进信息技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学校生态体系,获评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这些意味着蚌埠智慧教育升级提速发展新时代的全面开启。
智慧教育究竟智慧在哪里?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智慧教育量身定制学习方案
2019年年底起,蚌埠市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目前,全市800多所学校、6000多个班级,包括全市乡村学校,都已经实现了智慧课堂等信息化产品的常态化应用。
在蚌埠二中,从备课、授课、布置作业、试题批改到错题订正,都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介入。蚌埠二中副校长钟铎介绍:“依靠智能批改技术,可以减轻教师作业批改工作量。教师阅卷后,统计分析功能还可以给出报告,指导教师精准讲评。”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蚌埠市的高三学生在进行最后的复习迎考。他们考前冲刺复习不用起早贪黑大量“刷题”,每天放学后,只需在智慧课堂学生平板电脑里,将老师推送的各科试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当天的复习任务就完成了。
怀远一中基于个性化学习手册的深度应用,为学生构建学情画像,帮助规划最佳学习路径,改善“题海战术”等低效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目前,个性化学习手册已服务学校7000多名学生,为学生推荐了130余万道题目。
相关数据显示,应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不仅可以让孩子的重复练习量下降50%,回家作业时间降低32%,课外活动时间提升50%,而且还能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学习兴趣。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际运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给教育和教学带来革命性变革。”蚌埠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张丛军认为,当技术拥抱教育之时,其本质便不再是单纯地将“线下”转化为“线上”,更不是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盲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而是需要认真审视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际情况。
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一套专属个性化学习方案,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这正是智慧教育提供的新场景。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先后5次走进蚌埠二中,就智慧课堂展开研讨,并发表了智慧教育《蚌埠宣言》。
未来智慧教育更加以人为本
蚌埠市的智慧学校建设分为两大工程,“智慧学校达标工程”以及“因材施教提升工程”。
“‘智慧学校达标工程’主要围绕六大建设维度,即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文化、智慧生活、基础环境,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形成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新模式,推动蚌埠市教育发展。”蚌埠市教育局总督学段元丽说。
蚌埠通过建立全市因材施教智能数据服务中心,选取重点高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2020年12月9日,安徽省在蚌埠市召开了2020年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现场会。会议上公布了后方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做的第三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当地老师、学生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满意度都在90%以上。
在科大讯飞教育事业部副总裁王卓看来,未来的智慧教育,应该有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即以过程评价支撑教学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以及更广泛更深入的教育均衡。
“人工智能还可以助力教育公平,帮助农村地区的老师更好地获取资源、提升教学能力,而且还可以更深入地帮助弱势群体。”王卓说,比如,可以帮助听力障碍者“看见”声音,帮助视力障碍者“听见”文字。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提升生命的质量——这也是任何时代教育的本质。